1月 08, 2014

[2013早秋]Day3 小時遺珠之維多利亞(上)

Day3  9/27
Seattle Pier 69 -> Victoria Inner Harbour
Fisherman's Wharf、Butchart Gardens、Fairmont Empress Hotel

四五月時,知道公司旅遊是一個禮拜在西雅圖的自由行之後,就一直有是否要北上去記憶中的溫哥華看看,或者是順道連溫哥華島一起去的念頭。
真正開始看了一些資料之後,才發現兩個地方都去可能得花上三天時間,
甚至如果想省點旅費,三天時間也不太足夠;
原本要一起前往的同事們因為種種因素而決定放棄;
於是最終拍板定案的行程是脫團的二天一夜溫哥華島小旅行。

西雅圖去溫哥華島的方式基本上就是搭船,差別在於碼頭的位置,以及是否要開車上船。

我不會開車,所以最好的交通方式是搭乘Clipper Vacations的船,從西雅圖的pier 69經過三個小時航程,直接到達位於Victoria市區的Inner Harbour。
出發當時正好沒有coupon,不過提早一星期前在網路上訂票還是有一些小小的折扣。
9/27算是島上的淡季,所以每天往返兩地的船都只有一班。
開船時間是8:00am,原本以為可以好整以暇地出門。但後來發現因為是跨越國境的船,所以得經過海關,規定必須在一個小時前到櫃檯check in。



西雅圖的天亮時間是7:00am之後,不想在寒冷黑暗中獨行的我,摸黑出門搭了小黃去走路路程15分鐘的Pier69。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天黑,再加上天生膽小,單獨一人在這個時間搭小黃讓我覺得還滿驚嚇的。

當小黃的黑人司機問我"是誰叫的車"(是我請旅館幫我叫的)、"叫車的人知不知道我要去哪"(我沒跟旅館的人說目的地,但我還是回答司機說旅館知道)時,我幾乎都要跳車了。
於是在到達目的地時也不敢請他找我錢,就快速奔下車了。(花了大約10元美金)


Check in後,拿到了Boarding Pass


Boarding Number是依照check in 的順序,訂票後可以在登船當天之前先來拿。
我是訂來回票,因此去程拿到很後面的號碼,但回程就可以很早登船囉~
沒有劃位,所以早登船就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位置。


這天的船滿位,還有人在後補。等候處人非常多,有提供免費的熱咖啡給大家。
船不大,有上下兩層。


雖然小時候不是在加拿大長大,和這裏也沒有任何淵源,但楓葉之國對我來說與去其他國家旅行有些不同。
國一暑假的三個禮拜,翹了輔導課與妹妹一起在溫哥華四處探險。
第一次搭飛機離家,帶著一大筆財產(現在想想其實也才500加幣),見識台灣以外的地方。
不管是開口跟帥哥服務生照相,或是在天黑的高速公路旁找不到路回家,甚至是被外國人問路(一直不能理解為什麼他們要跟東方小孩問路呢)都深深刻在頭腦中。
對當時或後來的我而言,那就是一種初次感受到"世界真的好大喔"。
也因為如此,我喜歡在路上閒晃的自助旅行,而無法忍耐被管束、限制的跟團。

打開了iphone的地圖,看著自己的定位從Seattle慢慢的移向Victoria,真的是很興奮呢。


下船之後,是加拿大的海關。海關人員翻著我的護照,問了我一些問題,還跑去問旁邊的海關人員。看他比手畫腳的樣子,應該是詢問旁邊的海關人員我沒有簽證可否入境。
加拿大免簽雖然也好一陣子了,但大概很少人藉由這條路線入境吧。

啊~~  終於再次見到了加拿大的天空。雖然天空飄著點細雨,但還是非常開心。

先去了Inner Harbour右側的Fisherman's Wharf。


在這一個區塊,有許多可愛的船屋。是一種很休閒的氣氛。



溫哥華島是有名的潛點呢。連潛店都好可愛~



而且在這種寒冷的天氣,還是有人下水呢!


午餐是TripAdvisor上推薦的Fish&Chips "The Fish Store"





沿著James Bay走往Inner Harbour,預計先到Information買公車的一日券,再去旅館Check in
途中經過了法官的家XDD


議會大廈(British Columbia Legislature Building)


還有要來喝晚茶的Fairmont Empress Hotel


很多維多利亞的景點都是圍繞在Inner Harbour周圍。Royal BC Museum也是在這個區塊。
走一趟Inner Harbour幾乎就等於看了Victoria一半的景點。
所以如果時間不多,只想在Victoria市區走走逛逛,其實雙腳就很方便囉~  
遠離市區的話,可能還是開車會比較節省時間;
如果不會開車的話,卻貪心想去比較遠的地方,可以考慮參加tour;
最後,像我一樣不會開車,卻又想兼顧遠地和自由,預算又不太夠的話,就搭公車吧!
公車部分可以參考BC Transit的網站。
單次票價是2.5元,要轉車的話可以跟司機要Transfer。
因為我很喜歡pass的便利,所以即使今日的行程算起來只有搭去Butchart Gardens需要花到兩趟公車費,並沒有比一張one day pass貴,我還是選擇買了pass。


買one day pass的地點可以參考:Where to buy,不過只有畫星號的地方才有賣。

得到我的交通券之後,拖著疲憊的雙腳終於可以去旅館Check in了。
雖然離下船也只不過兩個小時,我就感受到好像是極限了。
大抵是歸因於昨天兩三點才睡,今天五點多就爬起床去趕船了,再外帶可能存在的時差XD

在維多利亞住的旅館就位於Fairmont Empress Hotel的後方--Executive House Hotel


雖然不算新,但床還算滿舒服的。
舒服到朋友凌晨到時,我一整個睡死都沒發現XD
(這絕對不是因為我個人很會睡的原因)

藉著洗個澡喚醒細胞,就可以準備往傳說中最美麗的花園Butchart Gardens出發囉。
(待續......)



1月 05, 2014

[2013早秋]Day2 若隱若現的雷尼爾山

Day2  9/26
Mt. Rainier

倫敦的那次旅行,最深的體悟就是我最喜歡的還是自然景色。
如果在行程中塞滿了各種城堡、博物館、教堂或購物,往往是以意興闌珊結尾。
所以從知道公司旅遊是到西雅圖之後,我就很努力的想要說服大家走出城市以外。
幸好會開車的Cathy與我在這方面有些意氣相投,也喜歡自由自在,於是在行程中排了一天去Mt. Rainier,
而且在出發的前兩天決定以自行開車的方式前往,並非原本預定參加當地的tour。

開車下了高速公路後,Cathy忽然發現油表大約只剩一半,應該遠遠不足我們今日所需,於是便開始尋找加油站。
最後在一個Mall的旁邊發現了加油站,於是司機和導遊去加油,而剩下的大家則是衝向了柏油廣場上的南瓜田。

按著導航往雷尼爾山前進,沒想到卻碰到了禁止進入的告示牌。

剛開始我們還不是很確定是否為替代道路的標示,就跟著後方車輛往回開,幸好最後還是走上了正確的路。
(導航還一直強迫我們要往原路前進呢!)

今天的天氣大概是在西岸這一個禮拜天氣最棒的一天了,藍天白雲都映在湖面上呢!

雖然太陽很大,但吹進來的風可是冷冽。

終於來到了Mt. Rainier的牌樓前方,秉持著台灣人到此一遊,以及本公司的特色,我們在這開心地進行馬力歐跳~

不是司機,但在兩旁都是矗立高聳針葉林的山中穿梭,渾身舒暢。

在雷尼爾山國家公園內,我們沒有先找好景點,而是遇到遊客中心和view point會停下來走走。

在地上找小東西好像已經是壞習慣了XDD
而且在這裡真的能感受到秋天就是菇兒的季節呢!

離開了第一個遊客中心後,我們又繼續往山裡開。
在很多車停下來的地方,向下走之後是河谷

在河谷中有很棒的獨木橋,可以前往Carter Falls
不過我們沒有繼續往山裡走,而是折返往下一個景點前進。


在又跨過一個橋時,我們看到了所謂的冰河地形(也就是U型谷)

隨著越往上開,看到的景色也越來越壯闊。
幾個彎後,我們又跟著大家停下來,向下走到了Narada Falls


因為一行人邊走邊拍照,偶爾又玩耍一陣,
所以來到Paradise Visitor Center時已經比預估的晚上許多。
於是我們只在停車場繞了一圈之後,便豪氣的決定離開天堂,繼續往上前進

終於,我們也來到了國家公園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Reflection Lake了。
可惜天氣不佳,還飄著雨,初到的我們無緣見到強大的倒影

不過遊玩一陣後,雲似乎散了一些,陽光也漸漸從雲層中透出來,見到了Reflection。
雖然不是傳說中的Rainier倒影,但能在湖面上看到黃黃綠綠的樹們排成一列,也真的該慶幸了。

直到現在,我們都還沒有看到主角Rainier,
在某個轉彎後,不知道是誰往窗外一指,是他嗎?
藏在雲霧中的Rainier,終於露出,與我們打了招呼。
無法見到完整的他,但緩緩的雪地,以及一旁其他的山頭,還是讓我們用望遠鏡驚呼了一陣。

今天的天氣真的是時晴時雨呢,在一窺雷尼爾山之後,又在綠色的山間碰見了彩虹

最後,我們到了Ohanapecosh River
真的是青山搭配綠水呢~  

至此,我們在這片山林的旅行也將告一段落。
第一次見識到美國的國家公園,能開車穿梭在我最愛的針葉林中的感覺真棒。

在回程的路上,後座的我們睡得東倒西歪,辛苦了開車的Cathy,以及大廚兼嚮導的Frannie

後話:睡一覺起來之後,在山下居然去了大家朝思暮想的Walmart,大採購!
真是滿足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