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9.20是我與Baklava相遇的第一天。
從King Station下車後,走路大約10分鐘可以到St. Lawrence Market,
我的伊朗朋友喜歡來這裡買她每餐必備的羊肉,她說從傳統市場的肉販手中接過的羊肉,充滿著新鮮的風味,
此外,她也在現出爐的麵包店買了她最愛的葡式蛋塔。
而我,則是在雜貨區試了一些起司,嘗了土耳其老闆拿給我的土耳其軟糖,
發現了上頭似乎寫著"我很好喝,快帶我回家吧"的玻璃瓶裝鮮奶。
(嗯,來到多倫多之後最不習慣的食物之一就是牛奶,濃濃的奶香味去了哪裡?!
直到在St. Lawrence Market發現到玻璃瓶裝牛奶後,
回家研究一番,才知道原來在超市裡最常見那種一袋袋家庭用的牛奶,除了有添加物的,大多為1%或2%的脫脂牛奶。
至於在台灣我常喝的全脂牛奶,在這邊是比脫脂牛奶貴上1.5倍的Whole Milk。
而在St. Lawrence Market的新發現是Non-Homogenized Milk,是未經過均質化的牛奶。
打開之後會看到很多堆積在瓶口處的脂肪,所以必須要搖一搖再喝,但喝起來真的就是濃醇香啊~
如果知道台灣哪裡有一定要告訴我!!)
除了牛奶以外,另外一個在St. Lawrence Market的大發現--
一個疑似先前我跟妹妹在Jasper National Park裡的The Raven Bistro吃到非常愛,但又不知道是什麼的甜點。
(這是在Jasper時吃的甜點,
妹妹和我都共同覺得如果還有機會去Jasper玩耍的話,一定要再回到這家餐廳,
它的食物是即使不是在風景區也算很讚的餐廳)
雖然在St. Lawrence Market看到的甜點並非捲心樣,而是各樣其他的形狀,但它們的感覺讓我想起了上圖的甜點,
於是我問了店員這是什麼,但中東店員稀哩呼嚕的英文讓我難以理解,不過好奇的我還是比出了2,買了兩顆。
一吃之下,驚為天人!
千層酥皮搭內含核果奶香,完全就是由我所喜愛的元素組成。
所以回去之後問了朋友這到底是什麼呢?
他說這是一種中東的點心Baklava,在一些希臘店也可以見到它的蹤影。
於是,一樣是某日語言學校下課後,我去了 Pape Station附近的Greek Town,想再試試看不一樣的Baklava。
Google後,來到了不在Greek Town主街 Danforth Avenue上的Serano Bakery。
想說小店的評價可是有4.6分呢,應該好過在主街上隨意尋找不知名的店來的好些。
買了幾個外型不一的Baklava嘗試看看。
嗯,Serano Bakery的Baklava是走比較甜膩濕潤路線,每吃一口,都會有大量的蜜滲出。
上回在St. Lawrence Market吃到的卻是甜,但卻在乾乾的千層口感間夾雜著核果香氣。
在吃了Serano Bakery的Baklava後,對Baklava的喜愛有稍稍減退一些XD。
爾後,某次在多倫多家裡北邊的韓國餐廳吃完飯後,經過了一間人聲鼎沸的中東餐廳Paramount,
幾次張望後,決定再給Baklava一次機會,於是進去帶了幾顆Baklava回家。
帶著有點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理,嘗試之後,對Baklava的喜愛又再度回來了~
因此,從多倫多回台灣時,也不忘帶了一盒當作伴手禮給妹妹。
在美國時,正好在馬里蘭大學旁有一間在Yelp評價頗高的希臘餐廳Marathon Deli,於是也在這裡試了一次Baklava。
這裡的Baklava吃起來與Serano Bakery的相似度很高,是三角形狀,咬下去整個蜜整個滲出,
不是我喜歡的類型。
吃了幾次之後,再加上網路資料,大概推斷出希臘與中東的Baklava不同點:
希臘餐廳所做出來的是整個把烤好的Baklava浸在蜜裡面,
中東的則是在烤好的Baklava上淋上蜜,因而會造成兩個地區所做出來成果不同。
在台灣也多次尋找Baklava的蹤影,但卻一無所獲。
直至某次在Sababa的食記裡看到Baklava的名字,於是隔沒多久便到店裡一探究竟。
嘗試之後,發現這與我在多倫多以及馬里蘭吃到的Baklava都不一樣,
咬下去時蜜會整個滲出,與希臘的類似,但是內餡卻充滿著奇異的香料味,
蓋過了原先預期會有的核果香氣,加上千層部分也不明顯,
與我同去的朋友十分驚訝為何這會是我朝思暮想的甜點XD
也因此,在回家的路上,我嘗試性的問了即將在12月造訪我的多倫多朋友,是否能幫我帶一些Baklava來台灣呢?
她說沒問題,但她對食物沒什麼研究,我必須要告訴她得去哪裡買。
所以在12月時我便獲得了一整盒滿滿Paramount的Baklava。(大心)
也拿了幾顆給與我在台灣一起嘗試Baklava的朋友。
她吃了之後也覺得十分驚艷,洗刷了她對Baklava的壞印象。
日後,也會繼續尋訪好吃的Baklav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