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有回轉台看到減肥節目,當集的神秘禮物是到馬丘比丘旅行。
主持人以「若身體過多負載,便無法爬上這座城市一窺究竟」來鼓勵過胖又有氣喘的參賽者達標,
吸引我看下去的當然是神秘禮物囉~
「但南美洲也太遠了吧,坐飛機去要花個一天,怎麼樣也輪不到去這個地方旅行」
沒想到,離職去多倫多休息的決定,意外使這個只出現在歷史課本上的地方出現在我的旅行清單內。
「原來這也算是個熱門的旅行地點」
在我的想像中,地理位置在對角線的秘魯應該很難找到中文資料,沒想到真正搜尋後,才了解台灣人足跡遠播。
大部份的人是從利馬進入秘魯,而後以順時針或逆時針的方式繞到幾個比較大的城市或景點。
我們為了避免城市間的長程交通,所以決定行程集中在馬丘比丘的週邊,以及亞馬遜河上游兩個部分。
馬丘比丘的週邊,去程是以參加tour的方式到Pisac、Sacred Valley,當天晚上住在Ollantaytambo。
隔天一早搭火車去熱水鎮,再搭公車上Machu Picchu。
從Machu Picchu下來之後,也是搭火車回到Ollantaytambo住一晚。
回程請旅館幫我們找計程車,繞到Moray、Maras,再回到Cusco。
至於亞馬遜河部分,
在秘魯要到亞馬遜河遊覽有Iquitos、Puerto Maldonado以及Manu三個選擇,
我們最後選擇了據說最原始的Manu。
這部分參加了tour的五天四夜團。
五天四夜原則上還只是在Manu國家公園邊緣徘徊而已,並沒有深入,所以只是稍稍體驗一下什麼是「雨林」。
亞馬遜河流域是黃熱病、瘧疾、肝炎之類傳染病的警告地區,
所以我在出發去多倫多之前,為了怕去過危險地區又沒有疫苗證明會無法回不了多倫多,
就自費去看了旅遊門診。當時因為時間還有點久,所以醫師只幫我打了黃熱病的疫苗。
在出發去秘魯前怕死的天性發作,只好在多倫多體驗了加拿大的昂貴醫療。
醫生看診費、疫苗注射費,好不容易終於拿到了處方籤;
拿處方籤到藥局後,除了每款藥的藥費外,各自還要加上配藥的費用(啊不就是從藥的罐子裡把藥拿出來嗎?)
林林總總花下來,我完全不敢算到底花了多少錢XDD
「到底該穿什麼呢?」
是另一個十分惱人的問題。
當然不是為了打扮的花枝招展,而是由於所去的兩個地方海拔差距大約是4000公尺,
溫度從0度到30度,再加上要爬上高海拔的地方,以及在濕度很高的雨林移動,
也不是跟團旅行可以把行李都丟在車上,所以真的是煩惱了很久。
最後從厚毛襪到涼鞋,冬季大外套到夏季短袖排汗衫,全部都塞進行李內。
行李整理也是一門學問..
行程如下:
7/31(Day1) Miami。半夜搭機由Miami飛Lima。宿:機上。
8/01(Day2) Lima轉機到Cusco。宿:Cusco。
8/02(Day3) Pisac、Sacred Valley、Ollantaytambo。宿:Ollantaytambo。
8/03(Day4) Machupicchu。宿:Ollantaytambo。
8/04(Day5) Moray、Maras。宿:Cusco。
8/05(Day6) Cusco往Manu。宿:Rainforest Lodge。
8/06(Day7) Manu。宿:雨林裡的樹屋。
8/07(Day8) Manu。宿:Bonanza Lodge。
8/08(Day9) Manu。宿:Rainforest Lodge。
8/09(Day10) Manu回Cusco。宿:Cusco。
8/10(Day11) Cusco市區。下午搭機回Lima。宿:Lima。
8/11(Day12) Lima市區。半夜搭機由Miami回Toronto。宿:機上。
這真的是很棒的旅行呢!
回覆刪除